项氏族人都知道,项氏称为辽西郡。但有关辽西郡的解释却十分含糊,宋朝项安世乾道九年(1173)《刮苍松阳族谱序》写道:“项氏多占籍江东,特不知其先自何徙居,大概当南北荡析,故在北者为辽西人,在南者为江东人”(载嘉庆十六年1811安徽《桂溪项氏族谱》),项安世在谱序中都用了“大概”这种估计的词语,可见辽西郡在项氏族人中的模糊慨念。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秦代与西汉时期还没有郡望之说,姓氏郡望来源门阀(门第和阀阅的合称)制度,门阀制度形成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按行政区划辽西郡,为战国燕置。秦汉治所在阳乐(今辽宁义县西)。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乐亭以东、长城以南,辽宁松岭山以东、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属幽州刺史部。其后辖境渐小,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今河北迁安南),北燕又移治肥如(今卢龙北)。北齐废入北平郡。但在这个区域之内目前没有发现记载项氏家族活动的有关史料或出现有关的文物。称项氏为辽西郡就令人费解。
据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日知录》卷二十六记载:宋书《宋书·州郡志》:“广陵太守”下云:“永初郡国又有舆、肥如、潞、真定、新市五县。”肥如本辽西之县,其民南渡而侨立于广陵。《符瑞志》所云“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广陵肥如石梁涧中出石钟九口”,是广陵之有肥如也。乃“南沛太守”下复云:《起居注》:“孝武大明五年,分广陵为沛郡,治肥如县。”
另据根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2004年安徽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2)第八节《东晋》记载:“辽西郡,原属幽州,位今河北秦皇岛一带,东晋太宁二年(324),流民在今天天长市一带侨置辽西郡,治理舆(今属江苏)领4县,其中肥如等侨县位于今天天长市境内......义熙七年(411年)撤销辽西郡”。
两则记载中提到的舆,舆即舆县: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舆县,属临淮郡。东汉为舆侯国,属广陵国;三国时废。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复立舆县。南朝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舆县废,入江都县。故治在今江苏仪征市境)。
再来看看临淮郡: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四月丁巳,刘秀封其子刘衡为临淮公,改临淮国。十七年(41年)六月癸巳,未及封王,无子,国除为临淮郡。东汉临淮郡仍治徐县,领下邳县、徐县、高山县、取虑县、淮浦县、淮阴县、淮陵县、下相县、潘旌县、睢陵县、盱台县、夏成县、夏丘县等县。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取消临淮郡,置下邳国。改治下邳县。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国在淮河南岸的县置临淮郡,治盱眙(今江苏盱眙市区北),领高山县、赘其县、淮陵县、司吾县、徐县、盱眙县、潘旌县、高邮县、下相县、东阳县等10个县,永宁元年(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义熙七年(411年),改设盱眙郡。
侨置郡县,最初出现于东汉,东晋时期,北方国土大片沦陷,侨置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晋书·地理志上》:" 元帝渡江,亦侨置 司州 於 徐 ,非本所也。"《宋书·州郡志一》:"自夷狄乱华, 司 、 冀 、 凉 、 青 、 并 、 兖 、 豫 、 幽 、 平 诸州一时沦没,遗民南渡,并侨置牧司,非旧土也。"清.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序》:"夫 晋 世版舆,上承 三国 之瓜分,下值 南朝 之侨置。"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先后爆发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地方割据势力连年混战,争斗不休,使得民不聊生,许多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此时的南方却相对安定,西晋驻守南方的宗室建立了东晋王朝,暂保一时平安。北方人民和世家大族,为避战乱大批渡江南迁。为安置流亡江南的士族,并维护他们的特权,东晋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的地名设置了一批州、郡和县,后世称为侨州、侨郡、侨县。侨置辽西郡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 由于战乱连绵不断,北方人民不断南迁,于是侨州郡县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为解决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合并郡县,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许多侨州郡县被省并。但在省并的过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郡县,转移给侨州郡管辖。由此看来当时的侨置辽西郡与临淮有叠之嫌疑。
根据清嘉庆十六年安徽《桂溪项氏宗谱》记载:“晋成帝咸和二年丁亥(327年)胜公任越州(今绍兴)观察使,因苏峻乱,奉父俊公由临淮避居睦州寿昌东十五里岘山五村,后改迁清溪县安福乡轩翥里,项氏之入睦实自俊公始。”睦州项氏始祖项俊晋成帝咸和二年丁亥(327年)由临淮迁居睦州,与《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的“东晋太宁二年(324),流民在今天天长市一带侨置辽西郡”相符合。可能当时在侨置辽西郡一带居住着项氏大家族。由于当时有将原居民交由侨州郡管理的先例,项氏家族可能属于原居民后被并入侨置辽西郡管理。
东晋成帝年间临淮周边区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南京)。于次年攻破建康执掌朝政。战乱发生,当地居民会迁居躲避,睦州项氏始先祖俊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迁居到浙江寿昌的。居住在侨置辽西郡一带项氏先祖纷纷外迁。加上项氏先祖项燕、项梁、项羽等曾生活在周边一带,外迁的先祖一般都会按照当时的州郡区划称为辽西郡项氏,这样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至今还有宗谱记载先祖自临淮广陵一带迁来,安徽《桂溪项氏族谱》记载:睦州先祖俊公自临淮迁居睦州。淳安存心堂《临淮项氏宗谱》记载先祖自临淮迁来。江西靖安《项氏宗谱》也记载先祖来源于濠州。江西贵溪一支宗谱记载先祖来源于淮安一带。种种资料证明,项氏辽西郡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天长、江苏淮安、泗阳、徐州、宿迁等一带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